泥炭主要成分
發布時間:2017/06/05
點擊量:0

泥炭在自然狀態下,呈塊體,含水量一般為80~90%,泥炭的比重一般為1.20~1.60,組成物質橫跨液相、氣相和固相三種狀態。其中固相物質的部分,以組成物質的角度來看,主要成分是有機物質(也是碳元素的主要來源)和礦物質兩部分,而其中又以固相的有機物質比例最高。不同組成特性的泥炭,有不同的物理性質與化學性質。
泥炭按不同分解程度的、松軟的植物殘體堆積物,其有機質含量占30%以上。分解度較低的泥炭多呈淺棕色和淺褐色,含有大量植物殘體;分解度較高的泥炭多呈黑褐色和黑色,質地較硬,腐殖酸含量增高,植物殘體不易辨認。
泥炭中的有機質主要是纖維素、半纖維素、木質素、腐殖酸、瀝青物質等。泥炭中腐殖酸含量常為10~30%,高者可達70%以上。泥炭中的無機物主要是粘土、石英和其他礦物雜質。
泥炭通常又分為高位泥炭和低位泥炭兩種。高位泥炭是由泥炭蘚、羊胡子草等形成,主要分布在高寒地區。高位泥炭含有大量的有機質,分解程度較差,氮和灰分含量較低,酸度高,pH值約為6~6.5或更酸。低位泥炭是由低洼處、季節性積水或常年積水地方生長的需要無機鹽養分較多的植物如苔草屬、蘆葦屬和沖積下來的各種植物殘枝落葉多年積累形成的。低位泥炭一般分解程度較高,酸度較低,灰分含量較高。低位泥炭常因產地不同而品質有較大差異。